在今日召开的

成都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

提出了三大目标

👇

 

已形成全产业链图谱

成都加快建设西部低空经济中心

01

在成都,低空经济正“腾空而起”。成都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,聚焦“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”,该局正会同市口岸物流办、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等部门,按照“快起步、飞得起、管得住、发展好”总体思路,加快推进低空经济发展。

在深化空域管理改革方面,成都持续巩固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成果,有人机累计飞行超过40万架次、8万小时,无人机累计飞行超800万架次、60万小时,位居全国前列。建强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,创新空域使用申请“报备制”和无人机“按照高度分层融合飞行”模式,无人机飞行申请时间由平均7天缩短至起飞前1小时报备。创新低空飞行审批模式,推动空域审批由“一日一申请”为“一事一审批”,世园会东部新区主会场半径1.5千米范围固定低空空域在4月17日至11月30日期间可按需开展低空飞行活动。


在聚焦工业无人机,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方面,健全产业链条,已形成包括原材料、基础零部件及系统、整机制造和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图谱,产品实现从10千克到吨位级全覆盖,2023年工业无人机全产业链收入突破100亿元。加强链主企业培育,已聚集中航无人机、纵横股份、沃飞长空等一批领军企业,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位。


在加快应用场景建设,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方面,制定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清单,坚持需求导向,梳理形成65个具体应用场景。加快常态化飞行应用场景建设,世园会主场馆无人机外卖配送已实现常态化飞行。

该负责人介绍,市交通运输局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,坚持“空域端”“产业端”“应用端”同向发力,加快建设西部低空经济中心。


优化低空空域资源供给。全力创建全国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,积极争取600米以下低空空域自主管理授权。


提升低空经济产业能级。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,推动与沃飞长空、中航无人机等企业打造创新联合体。大力引育市场主体,着力培育成都本土链主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。2024年,低空制造产业规模力争突破65亿元,带动低空经济全产业规模达到260亿元。


塑造成都低空经济品牌。完善顶层设计,聚焦“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”发展目标,编制相关规划,优化产业布局,推动全市低空经济错位协同发展,加大低空经济产业领军人才引育力度。

 

建设“绿氢之都” 

未来三年成都氢能产值全国前五

02

 

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高端化升级,关键是数字化赋能,基底是绿色化转型。进入成都新型工业化“视野”的氢能产业,将迎来快速发展期。


记者从大会上获悉,未来三年,成都将聚焦建设“绿氢之都”,采取系列超常规举措,实施“六大工程”,推动氢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%以上,规模三年翻一番,进入全国前五。

据悉,全市现有氢能相关企业105户,初步形成“制储运加用”全产业链,产业规模去年达130亿元、全国第七,空压机、车载储氢瓶等关键零部件市场份额国内前三,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500辆。

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三年,成都将聚焦建设“绿氢之都”,采取超常规举措,实施“六大工程”,推进重点项目46个,总投资170亿元以上。推动氢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%以上,规模三年翻一番,进入全国前五。

 

投资1800亿元,用三年打造

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

03

 

会上,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作“推动人工智能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”主题汇报发言。发言明确,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城市排名全国第六的成都,建设重点项目207个,总投资1800亿元以上,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。

 

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介绍,全市现有人工智能企业875家,产业规模780亿元,近3年复合增长率40%,产业竞争力城市排名全国第六。


成都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,海艺绘画、晓多客服、明途数字人3个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,实现“零”的突破。


成都目标明确,未来三年将坚持创新引领、场景赋能、项目支撑、专班推进思路,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“六大行动”,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重点项目207个,总投资1800亿元以上。“今年,我们将再造一个千亿产业,到2026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1700亿元,实现三年翻一番,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。”

2024/05/21 16:46:09
想更多了解我们如何在 每日财经资讯方面 为客户提供帮助。
联系我们